浅谈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用实际行动倡导低碳生活
浅谈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用实际行动倡导低碳生活
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,低碳概念迅速传遍全球,“低碳生活”作为21世纪新型健康环保生活理念,已经越来越被广大群众认可和推崇。
为了使大家将“低碳生活”从口头倡议转化为实际行动,湖北神农架林区下谷乡狠抓植树造林工作,该乡率先在全区完成集体林改主体改革工作,进一步稳定了全乡广大林农植树造林的坚定信心,群众真正吃上了定心丸。近年来平均每年造林面积达700多亩,其中核桃500多亩,板栗200多亩。为了巩固绿化成果,保护森林资源,该乡林业站聘请了8名村级护林员,建立健全了护林岗位责任制和护林防火责任制,明确分工、密切合作、责任到人、到山头,通过建立责任体系和管理机制,使全乡的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。
开展植树造林,倡导低碳生活,应对环境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,的确也只有森林才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吸碳和储碳功能。如何才能真正的实现低碳生活?首先是以植树造林为手段,尽可能多地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增加森林蓄积量,据统计我国现在的森林覆盖率为20.36%,但实际上提高森林覆盖率还有很大的空间,如农村田边地角,农户庭园周围,城镇街道两旁,机关、学校院内,城郊结合部,水域滩涂,荒漠沙化地带……这些地带都可以充分利用以提高植被覆盖面积。在提高覆盖率的前题下要尽可能地提高造林质量,做到适地适树,保证所栽的树都能优质生长,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森林蓄积量。在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双增长的情况下,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吸碳和储碳功能。
当前,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,就能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增加森林蓄积量。虽然山还是那片山,林还是那块林,但广大农民朋友成为了山林真正的主人,许多农户把山当田种,把树当粮管,有了收益全部是自己的。加之国家对山林实行森林分类经营,若农民的山林划成了国家公益林,虽然不能进行商品性采伐,但国家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,林农可以坐在家中拿钱;若山林划成了商品林,达到森林采伐期限后,在有商品材采伐指标的情况下,只要农户完成更新造林就可以采伐出售,真正在“绿色”银行中“取钱”,达到永续利用。
当然,全面实行低碳生活,全部依赖于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增加森林蓄积量是远远不够的。森林虽然是最大的吸碳器和储碳器,但制造碳的却是我们人类,因此要想实现低碳还得靠人类自己。如农村尽量实行清洁能源——沼气;城镇尽量优化交通工具,不要有运力浪费,以达到尾气减排的目的;提倡机关单位少用一张纸、一度电、一吨水;倡导男士少抽一支烟,女士少用一盒化妆品,以“自然”应对自然……都能实现低碳。又如神农架林区8个乡镇67个村已累计投入资金80多万元,完成沼气池建设0.8万口。据一口8-10m3的沼气池可有效保护3亩左右的中幼林和5亩左右的薪炭林资源不被砍伐,建0.8万口沼气池,相当于使区内2.5万余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。同时还可减少水土流失,提高土壤肥力。生态的良性循环,特别是沼气的有效利用,将节约能源,有效地遏止对现有森林的砍伐,保持较高的森林覆盖率,有效地保护退耕还林成果,保护森林植被,保护生态环境。同时,新发展林、果和牧草的种植,将增加植被覆盖率,对减少水土流失,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,改善生态环境,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。把农村能源建设较好地与节能减排相结合,让神农架山区农村率先歩入低碳生活。(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下谷林业站:王正兵 邮编:442400 电子邮箱:867651000@qq.com 电话:13597887197